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
A: 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
B: 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D: 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A: 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
B: 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D: 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举一反三
-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反映了陈亮() A: 重视商业的作用 B: 提倡重农抑商 C: 重视农业的作用 D: 提倡农商并重
-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是()。 A: 重农重商 B: 重农抑商 C: 抑农抑商 D: 抑农重商
- 【单选题】关于我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出现 B.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 明朝时期,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 清朝前期,最终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下列观点中,与其它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A: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B: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