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1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这段话表达了学习过程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它的提出者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
  • B

    内容

    • 0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说明( ) A: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 只学不用,没有意义 C: 知识在于运用 D: 强调知行统一

    • 1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这启示我们,道德修养() A: 关键在于确定明确的目标 B: 重在实践,从点滴做起 C: 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D: 要严于自律

    • 2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A: 积善成德的方法 B: 慎独自律的方法 C: 知行统一的方法 D: 学思并重的方法

    • 3

      【单选题】“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讲过的()的关系。 A. 教与学 B. 师与生 C. 学与思、学与行 D. 行与知

    • 4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这里所讲的“行”是指( ) A: 对事物具有耳闻 B: 对事物要亲自眼见 C: 要认识事物本质规律 D: 要亲自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