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到1983年7月,“文化大革命”中30多万件冤假错案、110万件历史遗留案件得到纠正和复查,300多万名干部平反昭雪。这成为“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此举()①成为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②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社会基础③促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④调动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举一反三
- 据不完全统计,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的影响较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调整社会关系。到1982年底,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有300多万名党内外干部得到平反,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也由此得到解脱。材料表明( ) A: A.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得到贯彻 B: B.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C: C.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 D.国家长治久安的局面已经形成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平反冤、假、错案为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
- 纪录片《平反冤假错案》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集团为篡党夺权,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残酷迫害,制造大批冤假错案,以及我党如何平反冤假错案的过程。我国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是在() A: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后 D: 林彪集团被粉碎后
- “文化大革命” 10年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遵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大刀阔斧开展( )工作,到1982年底,平反冤假错案、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基本完成,团结一致向前看,全身心投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局面基本形成。 A: 平反冤假错案 B: 落实干部政策 C: 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干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