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因为“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被迫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而丈夫又过早地丧了命。祥林嫂因此陷入了“嫁而守寡”的悲惨的命运之中。按理说年纪大约二十六七”的祥林嫂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可是“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于是祥林嫂才被迫逃到鲁四老爷家里。小说在这里对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进行了正面描写: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请说说:这些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到鲁家的变化描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1.从这里我们可看出:祥林嫂年轻,勤劳,朴实,新寡,善良温顺。她的要求极低,希望凭借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这就鲜明地揭示出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挣扎。
举一反三
- 祥林嫂改嫁贺老六后再到鲁镇,大家就改叫她“贺六嫂”了。
- 小说《祝福》反映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为什么说是鲁四老爷害死了祥林嫂? A: 因为鲁四老爷克扣祥林嫂的工钱 B: 因为鲁四老爷的封建礼教观念剥夺了祥林嫂做人的权利 C: 因为鲁四老爷做了祥林嫂婆家的帮凶 D: 因为鲁四老爷吝啬,不愿收留祥林嫂
- 小说《祝福》反映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为什么说是鲁四老爷害死了祥林嫂? A: 因为鲁四老爷的封建礼教观念剥夺了祥林嫂做人的权利 B: 因为鲁四老爷吝啬,不愿收留祥林嫂 C: 因为鲁四老爷克扣祥林嫂的工钱 D: 因为鲁四老爷做了祥林嫂婆家的帮凶
- 直接描写:①行动描写:这表现在祥林嫂被抢走的两件事上:一是当祥林嫂婆婆一边抢人一边来领祥林嫂工钱时,鲁四老爷把祥林嫂一文也没有用的工钱全交给了婆婆。二是祥林嫂曾那样辛勤地为鲁家劳动过,可当她遭到噩运时,鲁家却无动于衷,连祥林嫂走没走、怎么走的,都毫不过问,只是到了正午,四婶肚子饿了,这才想起了祥林嫂淘米时拿走米和淘萝,于是倾巢出动“分头寻淘萝”,连平时摆派头、端架子的鲁四老爷都“渡出门外直到河边”,等看见米和淘箩“平平正正地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时,这才放心。
- 小说《祝福》反映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为什么说是鲁四老爷害死了祥林嫂?_
内容
- 0
下列哪个人物是《风波》中的?____________。() A: 八一嫂 B: 水生嫂 C: 阿庆嫂 D: 祥林嫂
- 1
中国大学MOOC: 小说《祝福》反映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为什么说是鲁四老爷害死了祥林嫂?
- 2
《祝福》中的主人公是()。 A: 邹七嫂 B: 杨二嫂 C: 祥林嫂 D: 水生嫂
- 3
某老师在执教《祝福》时,为帮助学生弄清祥林嫂的性格特征这个中心问题,设计了若干个小问题。阅读以下内容,并按要求答题。①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到鲁镇帮工?试工后鲁四老爷为什么愿意留用她?②祥林嫂被“卖”给贺老六时,为什么要拼命反抗?夫死子亡后她的处境怎样?③祥林嫂再度到鲁家帮工,鲁四老爷对她的态度又怎样?④祥林嫂为什么要用多年的工钱去捐门槛?⑤祥林嫂被鲁家赶出后,临死前为什么对“魂灵有无”表示怀疑?对上述教师采用的课堂提问类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集中式提问 B: 发散式提问 C: 直问 D: 曲问
- 4
某老师在执教《祝福》时,为要弄清祥林嫂的性格特征这个中心问题,教师可设计若干小问题,阅读并按要求答题。<br/>①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到鲁镇帮工?试工后鲁四老爷为什么愿意留用她?②祥林嫂被“卖”给贺老六时,为什么要拼命反抗?夫死子亡后她的处境怎样?③祥林嫂再度到鲁家帮工鲁四老爷对她的态度又怎样?④祥林嫂为什么要用多年的工钱去捐门槛?⑤祥林嫂被鲁家赶出后,临死前为什么对“魂灵有无”表示怀疑?<br/>对上述教师采用的课堂提问类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集中式提问 B: 发散式提问 C: 直问 D: 曲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