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各类避震疏散场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5m2
B: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2~3km
C: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m2
D: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时,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2m2
A: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5m2
B: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2~3km
C: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m2
D: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时,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2m2
举一反三
- 城市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一般不包括()。 A: 广场 B: 大型人防工程 C: 绿化隔离带 D: 高层建筑中的避难层
- 城市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一般不包括 (<br/>) A: 广场 B: 大型人防工程 C: 绿化隔离带 D: 高层建筑中的避难层
- 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计算。 A: 30m<sup>3</sup>/h B: 45m<sup>3</sup>/h C: 60m<sup>3</sup>/h D: 15m<sup>3</sup>/h
- 历史文化街区应具备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 A: 不小于1.0hm<sup>2</sup> B: 不小于1.5hm<sup>2</sup> C: 不小于0.8hm<sup>2</sup> D: 不小于0.5hm<sup>2</sup>
- 在《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规定了四大类主要用地的单项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正确的有()。 A: Ⅰ气候区规划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2.0m<sup>2</sup>~32.0m<sup>2</sup>/人 B: 规划人均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m<sup>2</sup>/人 C: 规划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m<sup>2</sup>/人 D: 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5.0m<sup>2</sup>/人 E: 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9.0m<sup>2</sup>/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