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合作性博弈是指参与者在行动选择时无法达成约束性的协议。 以下是非合作性博弈的是( )。
A: 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分工与交换的经济活动
B: 在市场中具有垄断地位的甲、乙两家公司,他们可以协议来维持自己的最大利润
C: 古代有两个猎人以狩猎为生,为了猎到野猪就必须一起合作
D: 一群牧民面对向他们开放的草地,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合算的,尽管因平均草量下降,可能使整个牧区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每个牧民都可能多增加一头牛,草地将可能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食量,致使所有的牧民的牛均饿死。这就是著名的公共资源悲剧问题
A: 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分工与交换的经济活动
B: 在市场中具有垄断地位的甲、乙两家公司,他们可以协议来维持自己的最大利润
C: 古代有两个猎人以狩猎为生,为了猎到野猪就必须一起合作
D: 一群牧民面对向他们开放的草地,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合算的,尽管因平均草量下降,可能使整个牧区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每个牧民都可能多增加一头牛,草地将可能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食量,致使所有的牧民的牛均饿死。这就是著名的公共资源悲剧问题
举一反三
- 国语的单位词,如:一「个」人、一「头」牛、一「只」狗等,在自然手语中,是不打出来的,因此在自然手语里,数量词「一头牛」的打法是() A: 牛‧一 B: 牛‧一‧头 C: 一‧头‧牛 D: 牛
- 牧民A和B在同一块地放牧。假设这块地上有2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以产出4000元的牛奶;这块地上有3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以产出3000元的牛奶;有4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以产出2 000元的牛奶。牧民购买一头奶牛的成本为1 000元。显然,如果在这块地上放牧更多的牛,每头牛能吃的草就少了,牛奶产量也就少了。给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并说明理由。
- 假设一公共牧场饲养每头牛的成本是[tex=5.5x1.357]JCeeTBaJmBSkKK42+FHgIw==[/tex],x是牧场上养牛的头数,每头牛的市场价格P=1800元。(1)求牧场净收益最大时的养牛数。(2)若该牧场有5户牧民,牧场成本由他们平均分摊,这时牧场将会有多少牛?若有10户牧民分摊成本,将有多少牛?(3)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 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多养后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他不增加别人也会增加,所以,他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如果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草场退化,所有牧民都会遭到损失,“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就是给草场找一个主人,主人自然会采取措施保护草场。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所有的牧民都是自私的,只考虑个人利益 B: 要避免“公地悲剧”,就要设置和落实岗位管理责任 C: 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就是实现草地的私有化 D: 大家共同负担草地退化的代价,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 一头牛沉入海底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