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教育”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生活有“鄙俗”和“高尚”之分,前者通过实用、谋利为目的的“劳作”使人得以谋生;后者是一种以深思作为最高理想的闲暇生活。自由人应受的教育即“自由教育”,其目的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道德的完善。“自由”就是不“鄙贱”、不“卑陋”。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自由教育”的()。
A: 含义
B: 源起
C: 提出者
D: 意思演变
A: 含义
B: 源起
C: 提出者
D: 意思演变
举一反三
-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即奴隶主贵族)所应享受的,是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标,其实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分别是闲暇和() A: 自由时间 B: 自由学科 C: 教学科目 D: 自由教学
- 也称自由教育,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是亚里士多德在认为职业与教学分为自由与偏狭的思想上提出的适合自由民的教育
-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美德。而智育是培养理性的灵魂,形成高尚、自由的灵魂。他认为最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 杜威提出的“教育无目的”论就是主张让儿童自由发展,教育是不需要有目的的。
- 中国大学MOOC: 自由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在于强调自由教育是唯一适合自由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