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某药物对某病的疗效,研究者选取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该药的治疗组和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采用盲法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60名患者中有40名有效,对照组中的60人中有5人有效,经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由观察结果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该药治疗疾病有效
B: 该药治疗疾病无效
C: 样本量不够大,因此不能下结论
D: 未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因此不能下结论
E: 该药治疗疾病的疗效超过了安慰剂的作用
A: 该药治疗疾病有效
B: 该药治疗疾病无效
C: 样本量不够大,因此不能下结论
D: 未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因此不能下结论
E: 该药治疗疾病的疗效超过了安慰剂的作用
举一反三
- 为探讨某药物对某病的疗效,研究者选取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该药的治疗组和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采用盲法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60名患者中有40名有效,对照组中的60人中有5人有效,经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在该研究中,药物对疾病治疗的有效率为()。 A: 8.3% B: 37.5% C: 66.7% D: 75.0% E: 不能计算
- 某学者为探讨某药物对某病的疗效,选取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该药的治疗组和服用标准疗法的对照组,随访观察时,观察者与患者均不知道两组接受的措施,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60名患者中有40人有效,对照组中的60人中有5人有效,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结果推出的结论为 A: 该药对该病有很好的疗效 B: 该药对该疾病无效 C: 该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超过了标准疗法 D: 资料不足,尚不能下结论 E: 标准疗法无效
- 某学者为探讨某药物对某病的疗效,选取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该药的治疗组和服用标准疗法的对照组,随访观察时,观察者与患者均不知道两组接受的措施,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60名患者中有40人有效,对照组中的60人中有5人有效,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未采用的方法为 A: 盲法 B: 随机分组 C: 标准疗法对照 D: 前瞻性观察 E: 安慰剂对照
- 某学者为探讨某要对某病的治疗效果,选取了120名该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服用标准疗法的对照组,随访观察,观察者和患者均不知道两组接受的措施,一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60名患者中40名有效,对照组60名中20名有效,金统计学检验发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由结果推出的结论是 A: 该药对该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B: 该药对该疾病无效 C: 该药对该疾病疗效低于标准疗法的疗效 D: 资料不足,还不能下结论 E: 标准疗法无效
- 某学者为探讨某药物对某病的疗效,选取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该药的治疗组和使用标准疗法的对照组,随访观察时,观察者与患者均不知道两组接受的情施,一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60名患者中有40人有效,对照组60名中有20人有效,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结果推出的结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