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A: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举一反三
- 【单选题】(2013·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多选题】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包括()。 A. 技术进步 B. 政府政策 C. 社会变化 D. 经济全球化 E. 消费结构变化
- 4.(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 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A.手工业B.农业C.畜牧业D.商业
- 【单选题】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年变化规律为()。 A. 冬强夏弱、冬南夏北 B. 冬强夏弱、冬北夏南 C. 冬弱夏强、冬北夏南 D. 冬弱夏强、冬南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