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加害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致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损的行为。
下列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的是()。
A: 甲、乙两人与丙有积怨,甲怂恿乙去打丙,乙没有听从,后来,乙在路上遇见丙并与之发生争执,将丙打伤
B: 甲、乙两家居住在同一栋楼房中,两家都有在阳台上养花的习惯,一日大风突起,甲、乙两家花盆均被吹落,一个花盆砸伤行人丙,但不能确定是谁家的花盆将丙砸伤
C: 公路上,甲车因刹车失灵撞向乙车,致乘坐乙车的丙受伤
D: 甲因与乙不合,对外谎称乙有贪污受贿行为,丙听到此事后不知真假,到处传播,造成乙名誉受损
下列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的是()。
A: 甲、乙两人与丙有积怨,甲怂恿乙去打丙,乙没有听从,后来,乙在路上遇见丙并与之发生争执,将丙打伤
B: 甲、乙两家居住在同一栋楼房中,两家都有在阳台上养花的习惯,一日大风突起,甲、乙两家花盆均被吹落,一个花盆砸伤行人丙,但不能确定是谁家的花盆将丙砸伤
C: 公路上,甲车因刹车失灵撞向乙车,致乘坐乙车的丙受伤
D: 甲因与乙不合,对外谎称乙有贪污受贿行为,丙听到此事后不知真假,到处传播,造成乙名誉受损
举一反三
- 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共同侵权行为() A: 甲乙二人相交甚好,一日,甲与丙争执,甲约乙一同将丙打伤 B: 甲乙两司机驾车在路上高速行驶,相遇时躲闪不及,同时撞向路边行人丙,致丙受伤 C: 甲因与乙不合,对外宣称乙有贪污公款等犯罪行为,丙听到此事后,不知真假,亦到处散播,造成乙名誉受损 D: 甲乙二人与丙争执,甲怂恿乙去打丙,乙没有听从,后来,乙在路上遇见丙又起争执,将丙打伤,并声称是甲要他这么做的
- 甲、乙互不认识,但都对丙有仇。某晚,甲、乙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潜入丙家,分别举枪对丙射击,甲、乙的子弹同时击中丙的心脏,致丙死亡。 A: 甲、乙无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分别实施侵权行为,同时造成同一损害,且各人的行为均足以造成损害后果,甲、乙应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1条承担连带责任。 B: 甲、乙承担连带责任的原因在于因果关系的特殊性,而不是因为构成共同侵权。 C: 甲、乙存在共同故意。
- 甲、乙、丙三人均是小学五年级学生,2010年6月20日下午,他们放学后在河边玩耍,发现同班同学丁在河对岸洗东西,甲提议扔石子逗丁玩,甲、乙、丙三人纷纷把石子投向丁,丁发现后避让不及,一颗石子击中丁的左眼。甲、乙、丙三人都认为不是自己所伤,也没有证据证明甲、乙、丙到底谁是加害人。关于该案,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 甲、乙、丙的行为构成共同加害行为 B: 甲、乙、丙的行为构成共同危险行为 C: 甲、乙、丙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共同过失 D: 甲、乙、丙的行为与丁的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E: 甲、乙、丙的行为与丁的损害之间无因果关系
- 甲、乙、丙企业排污,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损害。经查,甲、乙、丙的排污单独均足以造成该损害后果。下列说法正确是 A: 若甲、乙、丙具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三个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B: 若甲、乙、丙不具有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三个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C: 若甲、乙、丙不具有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三个企业承担按份责任 D: 《侵权责任法》第67条关于两个以上污染者造成损害的责任,是第11条数个充足原因偶然竞合造成不可分损害的连带责任的例外
- 甲、乙因做生意共同与丙产生较大矛盾。乙心里暗藏杀死丙之意,但其未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约定共同去丙住处教训丙。甲、乙二人到丙家后,同时对丙进行殴打,致丙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属于共同犯罪 B: 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属于共同犯罪 C: 甲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不属于共同犯罪 D: 甲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在故意伤害范围内成立共同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