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6 问题

    唐弢写的《琐忆》记叙了关于鲁迅的七件小事。请回答以下问题:作者在没有见到鲁迅之前,对鲁迅的印象怎么样?2. 作者后来为什么想见鲁迅?此时他的心情如何?3. 作者见到鲁迅以后,情况怎么样?4. “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5.通过第一次与见面和谈话,鲁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唐弢写的《琐忆》记叙了关于鲁迅的七件小事。请回答以下问题:作者在没有见到鲁迅之前,对鲁迅的印象怎么样?2. 作者后来为什么想见鲁迅?此时他的心情如何?3. 作者见到鲁迅以后,情况怎么样?4. “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5.通过第一次与见面和谈话,鲁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 2022-06-05 问题

    作者在没有见到鲁迅之前,认为: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后来因为自己写文章让鲁迅挨了骂而想见鲁迅,此时他的心情是:想当面道歉又怕被骂,心情惴惴不安。作者见到鲁迅以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以为会挨骂,但是事实并没有挨骂。所以唐弢的“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一是指作者担心挨骂的疑虑消失;二是指敌人对鲁迅的造谣不攻自破。通过第一次与鲁迅谈话,作者认为鲁迅是平易近人的。( )

    作者在没有见到鲁迅之前,认为: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后来因为自己写文章让鲁迅挨了骂而想见鲁迅,此时他的心情是:想当面道歉又怕被骂,心情惴惴不安。作者见到鲁迅以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以为会挨骂,但是事实并没有挨骂。所以唐弢的“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一是指作者担心挨骂的疑虑消失;二是指敌人对鲁迅的造谣不攻自破。通过第一次与鲁迅谈话,作者认为鲁迅是平易近人的。( )

  • 2022-06-19 问题

    先阅读后解答。(中山大学2012年研)<br/>平原君既归赵,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谈谓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乎?”平原君曰:“赵亡即胜虏,何为不忧?”李谈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之,可谓至困;而君之后宫百数,妇妾荷绮縠,厨余粱肉;士民兵尽,或剡木为矛戟;而君之器物钟磐自恣,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而全,君何患无有?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间,分功而作之,家所有尽散以飨士,方其危苦时,易为惠耳。”于是平原君如其计,而勇敢之士三千人皆出死,因从李谈赴秦军,秦军为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军遂罢。<br/>(1)解释上面阅读材料中加点的词语。<br/>将矫且患困荷粱肉兵剡恣飨方如会遂<br/>(2)试归纳阅读材料中“之”的用法。“而君之器物钟磬自恣”、“分功而作之”中的“而”意义用法是否相同?请略作说明。

    先阅读后解答。(中山大学2012年研)<br/>平原君既归赵,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谈谓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乎?”平原君曰:“赵亡即胜虏,何为不忧?”李谈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之,可谓至困;而君之后宫百数,妇妾荷绮縠,厨余粱肉;士民兵尽,或剡木为矛戟;而君之器物钟磐自恣,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而全,君何患无有?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间,分功而作之,家所有尽散以飨士,方其危苦时,易为惠耳。”于是平原君如其计,而勇敢之士三千人皆出死,因从李谈赴秦军,秦军为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军遂罢。<br/>(1)解释上面阅读材料中加点的词语。<br/>将矫且患困荷粱肉兵剡恣飨方如会遂<br/>(2)试归纳阅读材料中“之”的用法。“而君之器物钟磬自恣”、“分功而作之”中的“而”意义用法是否相同?请略作说明。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