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pless环氧化和双羟化反应都是用金属催化及手性配体诱导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Sharpless环氧化和双羟化反应都是用金属催化及手性配体诱导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烯丙醇及其衍生物在钛酸酯参与下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称为Sharpless环氧化反应,简称为AE反应
烯丙醇及其衍生物在钛酸酯参与下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称为Sharpless环氧化反应,简称为AE反应
在手性催化氧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 A: K.Barry Sharpless B: Ryoji Noyori C: William S.Knowles D: Robert Burns Woodward
在手性催化氧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 A: K.Barry Sharpless B: Ryoji Noyori C: William S.Knowles D: Robert Burns Woodward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对映选择性并不是由在Ti(IV)上的手性配体,通过决定配位的烯丙醇的构象来控制的。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对映选择性并不是由在Ti(IV)上的手性配体,通过决定配位的烯丙醇的构象来控制的。
不属于不对称氧化反应的是( ) A: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 B: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 C: 前手性硫醚的对映选择性氧化 D: 烯烃的不对称二羟基化
不属于不对称氧化反应的是( ) A: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 B: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 C: 前手性硫醚的对映选择性氧化 D: 烯烃的不对称二羟基化
埃索美拉唑的实用合成路线中,手性中心的构建是通过( )完成的。 A: sharpless不对称氧化 B: 手性源法 C: 外消旋体拆分法 D: 动力学拆分法
埃索美拉唑的实用合成路线中,手性中心的构建是通过( )完成的。 A: sharpless不对称氧化 B: 手性源法 C: 外消旋体拆分法 D: 动力学拆分法
奥美拉唑硫醚通过()技术得到艾司奥美拉唑,该技术由Sharpless教授发明并于()年获得诺贝尔奖。 A: 不对成氧化合成;2000年 B: 不对成氧化合成;2001年 C: 镁离子成盐结晶;2000年 D: 镁离子成盐结晶;2001年
奥美拉唑硫醚通过()技术得到艾司奥美拉唑,该技术由Sharpless教授发明并于()年获得诺贝尔奖。 A: 不对成氧化合成;2000年 B: 不对成氧化合成;2001年 C: 镁离子成盐结晶;2000年 D: 镁离子成盐结晶;2001年
在手性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的合成中可采用以Sharpless不对称氧化方法构建手性中心,该方法属于( )[img=522x116]1803b5ad809a495.png[/img] A: 试剂控制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B: 催化控制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C: 辅剂控制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D: 底物控制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在手性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的合成中可采用以Sharpless不对称氧化方法构建手性中心,该方法属于( )[img=522x116]1803b5ad809a495.png[/img] A: 试剂控制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B: 催化控制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C: 辅剂控制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D: 底物控制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不对称双羟基化与Sharpless的环氧化相比较,具有如下一些优点() A: 底物的适用性广,不限于含某些官能团的烯烃 B: 由于配体的加速作用,只要及少量的锇催化剂(五万分之一)。 C: 两个易得的金鸡纳生物碱的非对映异构体(奎宁和奎尼定)可以实现对映体的选择,生物碱还可以回收。 D: 对空气和水不敏感,高浓度下得到的结果更好,由于操作简单,反应容易放大到任何规模。
不对称双羟基化与Sharpless的环氧化相比较,具有如下一些优点() A: 底物的适用性广,不限于含某些官能团的烯烃 B: 由于配体的加速作用,只要及少量的锇催化剂(五万分之一)。 C: 两个易得的金鸡纳生物碱的非对映异构体(奎宁和奎尼定)可以实现对映体的选择,生物碱还可以回收。 D: 对空气和水不敏感,高浓度下得到的结果更好,由于操作简单,反应容易放大到任何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