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育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1)概念:①教育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②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③智力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2)教育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①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的智力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学生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人类知识长期积累和整理的成果,又是人类智力和智慧的结晶,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人类认识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智力运用的过程。只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获取这些知识的认识方法,并把这些知识和认识方法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实际中去,才能逐步发展自己的智力,形成自己的创造才能;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发展。人们的智力同样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有那些智力发展好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才强、学习效率才高;而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则有较多的困难。可见,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教学内容迅速增多,程度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尤其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这样,他们才能胜任学习,自觉地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并在工作后能够迎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攀登世界科学的高峰;③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是教育史上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实质教育论者与形式教育论者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a.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以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为代表,强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心理能力,重视教材的训练价值,课程上主要学习拉丁语、数学、逻辑及有关人文学科。此观点强调对学生进行“心能”的训练,即智力的训练,认为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能否更好地训练智力;b.实质教育产生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强调教学应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科学的知识,在课程上要求以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为主;c.两种论证均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独立开来,未免过于绝对化与极端化。对此,诸如杜威、维果斯基等现代教育家都提倡把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相结合,使教育过程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举一反三
内容
- 0
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 1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
- 2
以下关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掌握了知识就是发展了智力 B: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C: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 3
青书学堂: (问答题) 简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 4
下列对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B: 掌握知识是为了发展智力 C: 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D: 二者统一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