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
亦称“楹帖”、“对子”、“对联”。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由上、下联组合,是悬挂或粘贴在壁、柱上的联语。如新春时节张贴于门上的“春联”。字的多寡无定规,一般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特多的长联,叫“龙门对”。相传由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见《蜀檮杌》)演化而来。楹联发生干明末而盛行于清代。是十分普遍的文学和书法相融合的艺术形式。记述楹联的专书有清代梁章鉅所撰的《楹联丛话》等。
本题目来自[网课答案]本页地址:https://www.wkda.cn/ask/tmjeoeyamxaxjto.html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匾额和楹联
- 1
匾额与楹联
- 2
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 3
楹联指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称对联、对子或楹联。()
- 4
什么是胜迹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