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阅读理解(选择)/完型填空】冠与帽,常被人误为一物异名,今有帽无冠,故好像“帽”是口语,“冠”是文言。如常见拍证件照时,常书面告知“要求免冠”,这个“冠”实指帽,不说“脱帽”而言“免冠”,似乎比较典雅。其实因不知古代冠帽是二物而误用。 古代有冠有帽,二物虽都加于人首,但差别甚大,到现代用的引申义,也各肖其祖。 二字构意已显不同。“帽”,初文作曰,原形就像一个倒覆的钵头。“曰”字,先变作“冒”,后来变为“帽”字。帽的基本功能就是将上半个头全覆盖。以后帽尽管品式五花八门,但都有此圆形覆盖的基本部分。而“冠”,《说文解字・ 冖 部》说:“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故从寸。”这个字是由冖、元、寸三体构成的会意字,元亦声。冖(mi),《玉篇》释“以巾覆物”,程度轻于帽,蒙盖较浅;元,头;寸,法度,合之为按礼制蒙盖头之巾。这就像简易的束髻小冠:用一块帛或皮如覆手正罩头顶的发之上,以笄固之。宴居、朝礼宾客时都可服用。冠出现后,根据礼制的要求,发展出很多品类,很快产生了最复杂的冕冠。到汉代,“冠”成为弁冕和各种冠的总称。帽只是为保暖御寒,而冠的功用有三:固发、饰首、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