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赞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臣司马光曰: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虽然,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昔椒作乱于楚,庄王灭其族而赦箴尹克黄,以为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夫以显、禹、云、山之罪,虽应夷灭,而光之忠勋不可不祀;遂使家无噍类,孝宣亦少恩哉! 班固和司马光对于霍光都有自己的评价,其中班固评价中的“不学无术”成了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一个成语,下面关于霍光说法不正确的是:
举一反三
- 班固赞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的一个成语,下面关于霍光说法不正确的是:
- 哪条不是班固评价霍光的原句: A: 不学无术,闇于大理。 B: 阴妻邪谋,立女为后。 C: 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 D: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阅读以下文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徐孝克,陵第三弟,事所生母尽孝。每侍宴高宗,无所食。噉至席散,当其前,膳羞损减。高宗密记,以问中书舍人管斌,不能对。自是,斌以意伺之,见孝克取珍果内绅带中。斌莫能识其意,后更寻访之,知还以奉母。斌以启高宗,高宗叹嗟久之,乃勅所司:“自今宴享,孝克前馔赐以饷其母。”(《陈书》)材料2: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左传·宣公二年》)
-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翻译“见灵辄饿,问其病”的意思。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命名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情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武了之赐。”《国语·晋语八》(1)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