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
1、D2、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重点字词翻译正确)3、B4、“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举一反三
-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对“临”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B: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时) C: 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低处看) D: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靠近)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这段文字中有一个特殊的第一人称代词________;一个特殊的第二人称代词________。(2)“亲之信之”、“小信未孚”,两个“信”解释各不相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先帝指的是________,陛下指的是________。(4)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之”,其中“贞良死节之臣”,“汉室之隆”中“之”是________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________,“愿陛下亲之信之”中的“之”是________词,可译为________。(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正确的译文是( )[ ]
-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忠言
-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一窥陛下也.
内容
- 0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的责任是( ) A: 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B: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C: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D: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 1
下列对《出师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 作者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C: 文中多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感激”“忧叹”之情。这样既能打动君主,又利于说服不同意见的人。 D: 全文以叙事为主,议论为辅,议论叙事中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 2
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以下观点与习总书记的知行观一致的是( ) ①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②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③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④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3
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孟子·公孙丑下》)()(10分) A: “臣”都作动词使用。 B: “不臣”的“臣”,名词用作普通动词。 C: “不臣”的“臣”,义为“认为……是臣子”。 D: “臣之”的“臣”,名词用作使动动词。 E: “臣之”的“臣”,义为“像个臣子”。
- 4
“故”作连词,表示所以的是() A: 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B: 故进之 C: 故留此二十篇 D: 故人无水忧 E: 刑故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