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画,是既异质、又相通的两种艺术形式。诗是语言听觉的艺术。“宣物莫大于言”,说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曲折道理,非一幅画能表达明白,必须辅以语言文字;画是视觉造型的艺术,“存形莫善于画”,要把一件事物作具体逼真的描述,再多的文字语言不如配以一张画照来得清晰明了。诗与画的运用,是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重要特点,能使艺术效果达到最大化。作者认为,为使中国画的艺术效果达到最大化,诗与画的关系应是()。
A: 各行其是
B: 唇亡齿寒
C: 和而不同
D: 珠联璧合
A: 各行其是
B: 唇亡齿寒
C: 和而不同
D: 珠联璧合
举一反三
- “诗、书、画、印结合”是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之一。()
- 【单选题】题款与钤印艺术,充分体现了 A. 诗、画 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B. 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C. 书、画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D. 诗、书、画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 【判断题】中国古人就有诗画相通的观点,他们认为诗画这两种艺术类型都借助对外在景物的描绘来抒情写 意。但中国古人也注意到诗画有别,认为诗是语言艺术,以时间性表现为主;画是造型艺术,以 空间性再现为主
- 在诸多艺术种类中,既有形可见,又流动持续,这便是的区别。A.舞与诗、乐B.乐与舞、画C.雕塑与诗、乐D.舞与诗、画A.舞与诗、乐B.乐与舞、画C.雕塑与诗、乐D.舞与诗、画B.乐与舞、画C.雕塑与诗、乐D.舞与诗、画C.雕塑与诗、乐D.舞与诗、画D.舞与诗、画
- 在欧洲,很早就有“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的说法。中国宋代文人张舜民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轼曾评论______ 的诗与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