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肖把世俗歌曲用于复调创作,并使复调歌曲这一简单形式达到很精细和完美地步。马肖的复调歌曲中体现出许多新艺术时期的特征,如突出____的地位,和声上更重视____音响旋律精细而灵活多变。马肖在创作中特别注重对____的开掘,他认为音乐和诗歌只能____才具有感染力,音乐家应该特别注意____的表现作用。马肖歌曲创作中的持续声部多为____的旋律,在多于两个声部的歌曲中他常使用“对应持续声部”,这个声部与持续声部构成____,支持上面的高音旋律声部(cantus)。在14世纪末这种样式的声部组合成为世俗复调歌曲的____。
举一反三
- 复调织体的特点是()。 A: 在多声部音乐中只有一个主要旋律声部,其他声部为旋律的烘托声部。 B: 在多声部音乐中,有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旋律声部同时进行,相互对比。
- 二声部歌曲写作中,两个声部的节奏相同,声部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同向进行的写作方式称为() A: 支声式复调 B: 模仿式复调 C: 主调二声部 D: 对比式复调
- 音乐的织体按旋律声部可分为() A: A复调 B: B单声部 C: C和声 D: D多声部
- 迪费的定旋律弥撒曲创作:() A、迪费突破了英国音乐家的传统作法,采用世俗歌曲而不是圣咏作为定旋律。 B、弥撒曲《脸色苍白》是以他自己同名的叙事歌的固定声部作为定旋律的,弥撒曲《武装的人》的定旋律则取自一首人们喜爱的世俗歌曲的曲调。 C、后期创作的弥撒曲都是四个声部,固定声部已不再像中世纪传统习惯那样总是在低声部,对应声部被移到固定声部下方,成为低对应声部,而且在福布尔东风格的影响下,低对应声部逐渐承担起了和声低音的功能。 D、弥撒曲的四个声部自下而上已固定为:低对应声部(contratenor bassus)(后成为低声部bassus)、固定声部(tenor)、高对应声部(contratenor altus)、旋律声部(cantus)或最高声部(superius)
- 勃艮第乐派的弥撒曲均为四声部复调音乐作品,四声部自下而上为:、、高音对应声部和旋律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