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庄子·至乐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1.解释词语(2分)举群: 。 职职: 。2.翻译句子(6分)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3. 你怎样评价庄子对“至乐”与“无为”的看法?(7分)
举一反三
- 你怎样评价庄子对“至乐”与“无为”的看法?____
- 以下属于庄子提出的人论命题的是哪些? A: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B: 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 C: 无为为之之谓天 D: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
- 凡之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而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 荀子提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 《庄子·至乐》表达了庄子的人生观、生死观。“至乐”就是至极的快乐,最高的快乐,作者首先对世俗之见展开论述,并最终予以否认,提出“无为诚乐”、“至乐无乐”的结论。无哀无乐,才是至乐,要求我们顺应自然,对生死之事坦然处之。庄子“看破生死”的乐观旷达,为在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的我们找到了安放心灵的方式。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