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
A: A提倡“经世致用”
B: B主张以德治淳化会风气
C: 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众治”
A: A提倡“经世致用”
B: B主张以德治淳化会风气
C: 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众治”
举一反三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 A: A提倡“经世致用” B: B主张以德治淳化会风气 C: 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众治”
- 明末清初有一位思想家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把这一思想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黄宗羲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而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这实质上是主张()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民为邦本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限制君权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圣人”之言非“万世之至论”
-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代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此语被后人引申为哪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