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以下是一组维新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1
    张之洞说:“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无益者一:将立议院欤?中国士民至今安于固陋者尚多,环球之大势不知,国家之经制不晓,外国兴学、立政、练兵、制器之要不闻,即聚胶胶扰扰之人于一室,明者一,暗者百,游谈呓语,将焉用之?且外国筹款等事重在下议院,立法等事重在上议院,故必家有中资者乃得举议员。今华商素鲜巨资,华民又无远志,议及大举筹饷,必皆推委默息,议与不议等耳。”
    材料2
    谭嗣同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材料3
    严复说:“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朴隶也。”
    请回答:
    (1)张之洞为何认为民权无益?
    (2)参考材料2.3,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立场何在?
    (3)结合材料1.2.3,说明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什么
  • 自行作答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在与守旧派的论战中,谭嗣同指岀:“君末也;民本也。”严复认为,国家是“民之公产”,王侯将相不过是“通国之公仆隶”,而专制帝王则是“窃国者耳”。这谈的问题是

    • 1

      “泰西诸大国,自俄罗斯而外,无不有议院。……议院者,所以通君民之情者也。凡议政事,以协民心为本。大约下议院之权,与上议院相维制,上下议院之权与君权、相权相维制。”这个观点的提出者应该是

    • 2

      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夫民者,为君者有之,为臣者助君理之”C.“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D.“初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 3

      在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中,属于维新派的主张的是() A: “祖宗之法不可变” B: “君末也;民本也” C: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 “民智者,富强之原”

    • 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个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