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3
    一位老人临终前把七个儿子都叫到跟前,指着捆在一起的七根木棍说谁能把这捆木棍折断,就能得到我的遗产。”为了得到遗产,每个儿子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去折那捆木棍,但都没有成功。“孩子们,其实要折断这根木棍很简单”,父亲边说边将木棍捆儿打开,很轻松地将它们一根一根地折断了。老人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教育孩子们不要小看老人
    B: 告诉他们相互之间要团结协作
    C: 教育孩子们要尊敬老人
    D: 告诉他们相互之间要宽容
  • B

    内容

    • 0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中休养,但是附近却住着一批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每天早上在他的住所外吵闹,谁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果然,一连几天,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就这样,孩子们已经习惯于吵吵闹闹也能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予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谁还给你叫”,再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老人终于得到了清静。影响这一技术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 1

      一根木棍插入水中,浸湿的部分是8米,再掉过头把另一端插入水中,这时这根木棍还有比一半多2米是干的,则这根木棍长( )米。 A: 4.8 B: 6 C: 9.8 D: 9.6

    • 2

      一根长木棍上有3种刻度线,第一种刻度线把木棍分成10等份;第二种把木棍分成12等份;第三种把木棍分成15等份。若沿每条刻度线将木棍锯断,会有多少段 A: 37 B: 34 C: 28 D: 27

    • 3

      一根木棍插入水中,浸湿的部分是2.2米,再掉过头把另一端插人水中,这时这根木棍还有比一半多1.2米是干的,则这根木棍长多少米 A: 10.2米 B: 11.2米 C: 12.2米 D: 13.2米

    • 4

      老王有三个孩子,最小的是智障儿,没有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二儿子是教授,不经常在父母身边;大儿子在家务农,常年在父亲身边。老人非常喜欢大儿子,后来在家庭聚会上老人立下书面遗嘱:自己死后将财产归老大所有,老二老三不得分割。几年后老人去世,大儿子独自获得了财产,二儿子虽有不满但也接受,只是觉得三弟没人照顾,想让大哥分点遗产给三弟。大儿子坚决不同意,还以父亲的遗嘱为由指责二儿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三儿子不可以得到一些遗产,因为父亲明确要求只给大儿子 B: B三儿子可以得到一些遗产,因为都是老人的孩子,并且老二也可以得到一部分 C: C三儿子可以得到一些遗产,因为都是老人的孩子,但老二不可以得到 D: D三儿子不可以得到一些遗产,因为老大照顾老人的时间最多,谁照顾的多就该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