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题(案例分析题,20分)
小华是一名11岁的男孩,读小学四年级,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但几乎没有同龄朋友,因为他经常在课堂上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老师们不允许小华接近其他同学。小华的学习成绩属中等,喜欢手工制作、美术等,但并不被老师看好。父亲怀疑小华的智力有问题,曾经带他做过智力测试,结果显示智力正常。小华的父亲曾是知青,现为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副总经理,与小华的母亲结婚两年后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的差异而离婚,但双方一直保持较友好关系。后来,小华的母亲在杭州再婚,父亲带着小华单独生活。在节假日,小华有时会到母亲那里住一段时间。前段时间,小华的父亲被查出患有鼻咽癌,需要住院治疗,但因不知道如何安顿小华,因此一直没有接受治疗。由于父亲忙于工作,小华放学后一般到姑妈家吃晚饭、洗澡、写作业,一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来才把小华接回家。一次,小华在学校里和其他小朋友打架,受了伤,老师把小华的父亲叫到学校,并建议父亲带小华去找学校里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1.在本案例中,小华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小华是一名11岁的男孩,读小学四年级,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但几乎没有同龄朋友,因为他经常在课堂上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老师们不允许小华接近其他同学。小华的学习成绩属中等,喜欢手工制作、美术等,但并不被老师看好。父亲怀疑小华的智力有问题,曾经带他做过智力测试,结果显示智力正常。小华的父亲曾是知青,现为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副总经理,与小华的母亲结婚两年后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的差异而离婚,但双方一直保持较友好关系。后来,小华的母亲在杭州再婚,父亲带着小华单独生活。在节假日,小华有时会到母亲那里住一段时间。前段时间,小华的父亲被查出患有鼻咽癌,需要住院治疗,但因不知道如何安顿小华,因此一直没有接受治疗。由于父亲忙于工作,小华放学后一般到姑妈家吃晚饭、洗澡、写作业,一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来才把小华接回家。一次,小华在学校里和其他小朋友打架,受了伤,老师把小华的父亲叫到学校,并建议父亲带小华去找学校里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1.在本案例中,小华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举一反三
- 某学校对面有一家培训班,该培训班是学校的许老师主办的。小华在该培训班上形体课时,许老师用力压小华的腿,导致小华的肌肉严重拉伤。对此应负主要责任的是()。 A: 学校 B: 小华 C: 许老师 D: 小华的父母
- 1.小华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小时,小华中午11:30放学,下午1:30上课,吃饭要用30分钟.小华的家、学校、书店在同一条马路上.小华家离学校有1000m,小华家离书店有1500m,书店离学校有500m.小华步行速度为4千米/小时,小华中午11:30放学,下午1:30上课,吃饭要30分钟,中午他要到书店买完书再到学校上课,选书时间为10分钟,计算她吃饭中午饭从家出发的最晚时间,上课才不可能迟到?
- 小华,小学二年级学生,父母对她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小华考试如果没得前三名,父母就会罚她闭门思过,妈妈还经常拿同事的孩子与小华比,这让小华感到很不耐烦。自尊心很强的小华下定决心期末考试一定要考个第一名给父母瞧瞧。但是,在语文期末考试时,小华情急之下作弊被考场外的巡视老师逮个正着,考试成绩也作了零分处理。班主任把这一情况告之了小华父母,他们回到家把小华大骂一顿。尽管小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父母根本不听她的解释,这也让她很伤心。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决定走访小华的家庭,并对小华时行个案辅导。这里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属于()。 A: 支持性服务 B: 保护性服务 C: 补充性服务 D: 替代性服务
- 小华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个叔叔问他多大,小华说:“8年前我的年龄是父亲的1/4,8年后我的年龄是父亲的一半.”这位叔叔说:“哦,你大约16岁吧!”这位叔叔估计正确吗?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要用一元一次方程】
- 如图,小华看小敏,小敏在小华______°方向上,小敏看小华,小华在小敏______°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