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告之于帝
    B: 贤于材人远矣
    C: 苍鹰击于殿上
    D: 万钟于我何加焉
  • C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材料l)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材料2)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日:“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邃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请回答:“南辕北辙”和“引婴投江”犯了认识论上的什么错误?

    • 1

      辨析带括号的“之”字在文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

    • 2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 3

      为学彭端淑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⑶富者曰:“子何恃而往?”⑷曰:“吾一瓶一钵足矣。”⑸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⑹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9.以下人物和彭端淑不在同一朝代的是(2分)

    • 4

      给下面的文章加标点齐 宣 王 问 曰 文 王 之 囿 方 七 十 里 有 诸 孟 子 对 曰 于 传 有 之 曰 若 是 其 大 乎 曰 民 犹 以 为 小 也 曰 寡 人 之 囿 方 四 十 里 民 犹 以 为 大 何 也 曰 文 王 之 囿 方 七 十 里 刍 荛 者 往 焉 雉 兔 者往 焉 与 民 同 之 民 以 为 小 不 亦 宜 乎 臣 始 至 于 境 问 国 之 大 禁 然后 敢 入 臣 闻 效 关 之 内 有 囿 方 四 十 里 杀 其 麋 鹿 者 如 杀 人 之 罪 则 是 方 四 十 里 为 阱 于 国 中 民 以 为 大 不 亦 宜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