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子)曰:“赐也亦有恶乎?”(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孔子的“中庸之道”。(不超过40字)答:________(2)孔子、子贡的言论是否符合“中庸之道”?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
  • (1)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宽容包纳,和而不同;在一定原则下寻求矛盾双方的协调和谐。详细补充:“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允许有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2)孔子更强调人要包容厚道;要讲礼仪;遵守尊卑的秩序;做事要通融,不能固执不通,把无知当作勇敢。子贡更强调做人要诚实、谦逊、尊重他人隐私。孔子认为,作为君子,要矜持庄重,但不争强好胜,头角峥嵘;君子举人察言是有原则的,是爱憎分明的。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庸的思想,子贡亦如此。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庄子·山木》记载: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这则寓言的两项蕴意是:

    • 1

      《庄子·山木》记载: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这则寓言的两项蕴意是:

    • 2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行)贤而(去)自贤(之)(行

    • 3

      善之为善者,盖去恶也,其恶而去恶者,非恶,善矣!

    • 4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中“恶乎”也可以说成“恶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