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作为“生动的直观”,()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因为感性认识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即()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具有不深刻的局限性,必须进一步上升到()
直接性
0001直接
0001现象
0001外部联系
0001理性认识
0001直接
0001现象
0001外部联系
0001理性认识
举一反三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狭义上讲,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作为“生动的直观”,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因为感性认识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具有不深刻的局限性,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 )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和发展为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的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包含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总体说来,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作为“生动的直观”,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因为感性认识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具有不深刻的局限性,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所具备的条件是( ) A: 深入实践,获取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B: 将感性材料整理后,用来指导实践 C: 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D: 经过理性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作为“生动的直观”,()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 感性认识包括 、 和 三种形式。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作为“生动的直观”, 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 感性认识应当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因为[]①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③感性认识具体、生动、形象,理性认识抽象、间接、深刻④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正确、更可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内容
- 0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所谓由实践到认识,也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与实践无关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很多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正确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而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 1
关于现象、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本质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现象,理性认识总要表现为感性认识 B: 不论认识现象还是认识本质,都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 人们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 感性认识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事物的本质
-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B: 感性认识来源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来源于科学实验 C: 感性认识来源于感性具体,理性认识来源于理性思维 D: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则是正确的认识 E: 感性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理性认识来源于人的主观世界
- 3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D: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 4
感性认识以事物现象的内部联系为内容,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