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强调,二语习得依赖于学习者得到可理解性输入。输入是“i+1”。“i”是学习者已掌握并完全理解的内容,占小部分;“1”是新语言形式,占大部分。从i阶段上升到i+1阶段的必要条件,是学习者能理解包含“i+1”的输入。( )
举一反三
- 克拉申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用i+1表示。其中,i表示现有习得水平, 1表示略微超过的部分
- 基于语言输入假说,“i+1”中的 “ i ” 代表什么? A: 二语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 B: 二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 C: 二语学习者的潜在发展水平 D: 二语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
- (留)基于语言输入假说,“i+1”中的i代表什么? A: 二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 B: 二语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 C: 二语学习者的潜在发展水平 D: 二语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
- 以下程序段将把a的最大值移到末尾位置 for(i=1;ia[i+1]) { temp=a[i]; a[i]=a[i+1]; a[i+1]=temp; }
- i与i+1之间的距离,是学习者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和自己的练习来弥补的,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