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6
    材料1: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材料2:孔子曰:吾以《葛覃》得祗初之詩,民性固然,見其美,必欲反其本,夫葛之見歌也,則以絺綌之故也,后稷之見貴也,則以文、武之德也。吾以《甘棠》得宗廟之敬,民性固然,甚貴其人,必敬其位,悅其人,必好其所為,惡其人者亦然。【吾以《木瓜》得】幣帛之不可去也,民性固然,其隱志必有以揄也。其言有所載而後納,或前之而後交,人不可干也。——上博簡《孔子詩論》 材料3:文振問“思無邪”,曰:“人言夫子刪詩,看來只是採得許多詩,夫子不曾刪去,往往只是刊定而已。聖人當來刊定,好底詩,便要吟咏,興發人之善心;不好底詩,便要起人羞惡之心,皆要人‘思無邪’。蓋‘思無邪’是《魯頌》中一語,聖人却言‘三百篇’《詩》,惟《魯頌》中一言足以盡之。”(時舉) ——【宋】朱熹《朱子語類》关于《诗》,根据材料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原有三千多篇
    B: 孔子删至三百零五篇
    C: 是用来记史事、抒发情感的
    D: 孔子曾为之配乐演唱
  • 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