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篇第四》)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2,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第六》)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篇第十四》)【注】1放:通“仿”。仿照,效法,依照。引申为一味追求。2箪(dān):古时盛饭食用的一种圆形竹器。食(sì):饭。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讨厌唯利是图的人,他认为这种人只知自私自利,当然不会受到人们欢迎,而只会为大家所怨恨。
B: 颜回吃的是粗食淡饭,住的是简陋小屋,他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为能身处贫穷而快乐,因此受到孔子高度赞美。
C: 在孔子看来,处贫困比处富贵困难。人在贫困之中能保持正常的心态,正确地对待生活,是很不容易的。
D: 其实,无论是“贫而无怨”,还是“富而无骄”,都需要修养的功夫。只是,前者修养的功夫比后者来得深厚。
A: 孔子讨厌唯利是图的人,他认为这种人只知自私自利,当然不会受到人们欢迎,而只会为大家所怨恨。
B: 颜回吃的是粗食淡饭,住的是简陋小屋,他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为能身处贫穷而快乐,因此受到孔子高度赞美。
C: 在孔子看来,处贫困比处富贵困难。人在贫困之中能保持正常的心态,正确地对待生活,是很不容易的。
D: 其实,无论是“贫而无怨”,还是“富而无骄”,都需要修养的功夫。只是,前者修养的功夫比后者来得深厚。
举一反三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篇第六》)颜回所乐的是 A: 乐道 B: 乐学 C: 乐贫 D: 乐苦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 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A: 选段中的“回”是指孔子的弟子颜回。 B: 孔子称赞“回”很“贤德”是因为他只喜欢过清贫的生活。 C: 选段中的“人不堪其忧”意思是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 D: 选段中的“箪”“瓢”是指盛饭的竹筐和盛水的水瓢。
- 贤哉,回也!一食,一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A: 単 B: 瓢 C: 箪 D: 莩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所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