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中国大学MOOC:约翰去一家IT企业参加复试的时候非常自信。尽管他还太年轻,也没什么工作经验,但是他有很高的学历和技术资格,在学校里成绩一直都是A。他相信他的资格价值“会为他说话的”。初试的时候,他只是简单地确认了一下专业能力就通过了。复试的方式却让他非常苦恼。面试官没有问他的强项(精湛的IT技术),而是对他怎样度过业余时间、怎么度假、是否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更感兴趣。面试官还让约翰回答以下问题,如想想过去两年在个人处境遇到困难时,他是怎么去解决的;设想一下“如果你没有得到这份工作,你会做什么”;说出自己的榜样的名字,如特别崇拜的公众人物或是体育名人等。在某种程度上,面试官似乎故意要问约翰一两个尖锐的问题来惹他生气。面试官问约翰如果碰到一个难缠的客户,他会怎么去处理,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约翰为难了。他不知道这些问题跟他的IT技能有什么关系,对这种面试方式感到生气。约翰的缺点之一就是缺乏发现面试官想要考察什么能力,他的硬技能已经足够了(初试已经证明了)。面试官这次看的是约翰的软技能,他在考约翰的情商。约翰完成得怎么样?除了工作之外,他的自我意识和生活中其他的意识是否具备?是否想过碰到危机的时候怎么办?他有个人的道德目标吗?他一般都是怎么跟人相处的?要是处在不利的情境,他能冷静成熟地处理吗?除了专业技能,他有没有可能培养有利于公司的管理技能呢?约翰在这种面试中有点受挫。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反馈,知道了对一个组织来说,自我意识和自我成长比简单地再考一次试来得更有意义。最后,他没有得到所应聘的岗位,但公司向他推荐了另外一个职位,他接受了,在这个职位上他有机会学到IT技术以外的技能。约翰从中建立了一些自信。他的公司愿意在他身上投资,因为企业看到他们所需的硬技能和软技能,他会是公司的一项长期资产。以下分析,哪一项是错误的?
  • 对于约翰来说,最关键是他具备一技之长,情商虽然缺乏,但是还是被推荐其他工作岗位,可见,技术和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你碰到面试官言辞或行为激怒你的时候,你怎么做? A: 抡起椅子揍他,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B: 抡起椅子揍他,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C: 淡定思考,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的回应 D: 面试完以后收拾他,等他下班了把他堵在厕所里打

    • 1

      应聘者一进入面试现场,面试官就觉得他不错,这种面试偏见属于( )。 A: 晕轮效应 B: 首因效应 C: 对比效应 D: 录用压力

    • 2

      如果佣人出现,他将被发现;如果他被发现,他就会受到询问;他如果受到询问,他将回答问题,他的声音可以被听到。如果未看到佣人也未听到他的声音,他一定在工作;如果他在工作,他一定会出现,但没有人听到佣人的声音。上文,以下哪一项能够成立?( ) A: 佣人被问 B: 佣人不被问 C: 未看见佣人 D: 以上全不是

    • 3

      当你和面试官沟通时,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面试时说的越多,面试官越了解你,面试成功概率越大 B: 和面试官发生争辩,就一定要赢,面试官才会服你 C: 不管面试官说的多么不对,等他讲完了你再说 D: 面试官如果说错了,要赶紧打断他解释,否则他会以为自己讲的没错

    • 4

      智慧职教:张小勇是某经贸大学的毕业生,他的求职意向首选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层层筛选,他如愿进入安永的最后一轮面试,也就是要去见事务所的面试官。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因为能在数千大军中杀到见合伙人已经实数不易。但是,在见面试官的时候,他特别紧张。面试的时候,他叫错了面试官的名字,紧张得手脚发颤、扭动身体。由于是英文面试,他重复一个英文单词数遍,唯恐对方听不清楚,直至那位面试官亲自打断并说明他已经明白了张同学的意思,他才明白该适可而止。最糟糕的是,他走时把包忘在了面试官的办公室里,后来又费尽周折才把包拿回来。结果可想而知,这家国际一流的会计公司在最后面试时将他拒之门外。</p>张小勇面试时做出了哪种不当的肢体动作()</p>